
“2021年,我们从深圳搬到东莞石碣,兴建生产基地投入了大笔资金,加上某些原因导致资金紧张。后来因为订单和供应商发生纠纷,出现了一些波折。”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闫亮回忆,公司账户被冻结,员工工资无法及时发放,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。随后,公司联系法院,希望可以和申请执行人进行协商。
承办该案的东莞市第一人民石碣人民法庭多次组织双方进行协商,最终智能科技公司同意向申请执行人一次性支付涉案货款。石碣法庭执行员陈丰表示,700多个员工背后是700多个家庭,面对企业实际经营需要,以及急需发放的工人工资,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扣划,同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,对智能科技公司的财产进行解封。
案件矛盾虽已化解,但对企业的影响未完全消除。“这几年智能穿戴领域销量爆发式增长,我们提前做了研发和布局,订单充足。”闫亮说,企业打算向银行申请贷款,以更充足的“粮草”大干一场,却在征信查询时被“卡”住了。
该公司行政人力资源总监刘霞记得,公司向法院提出诉求之后,不到一周时间,法院就出具了《信用修复证明》,并将证明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帮助其缝合企业“信用裂痕”。
陈丰说:“这个企业一直以来信用良好,也无其他案件纠纷,加上企业的专利墙、充足的订单、自动化生产线,都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复苏潜力。”《信用修复证明》出具次日,智能科技公司成功向银行申请贷款,给企业的经营重新注入了活力。
车间里,自动化高精度注塑机昼夜运转;实验室中,新品研发进度不断刷新;仓库门口,一箱箱智能穿戴部件被装车发货。闫亮表示,2025年以来,企业每月都突破了2000万元的营收,员工对企业的信心,包括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都在提升。“企业投资东莞,就是看上了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优质成熟的高技能人才,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,让企业进一步增强了敢闯敢干敢投的发展信心。”